在智能工厂的概念推动下,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诞生,但是真正能够在众多的工厂企业落地的且柔性化的自働化装置并不多。一方面是标准化差异、治具化的缺失,设备价格高昂且单一等让自动化设备无法在企业发挥出应有能效。
![LCIA说明及应用 LCIA说明及应用]()
LCIA:Low Cost Intelligent Automation)低成本智能自动化,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源于工业制造的改善产生的“简便自动化改善”是什么?
最初在日本的工厂企业中提倡TPM管理,因此在生产现场的设备操作人员在推进自主保全的活动中,逐渐养成了对设备的关心和改善的心态。并且他们在针对每日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些简单的改善设备工具来解决问题,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改善体系。
这样一种制作简单改善设备的改善手法,是和日本自古以来的简便自动化人偶采用了一样的思路。就是利用滑轮、曲轴、齿轮、链条等装置,利用手工不花钱,少花钱的手段来达成改善的目的。在1994年之后,日本能率协会将这种在制造现场诞生的“改善”方式,被命名为“简便自动化改善”,随后更是积极的普及与推广。
而在目前,对LCIA改善理解为:结合精益思想运用自働化技术等手段开发出具有柔性化高、低成本、便利特点的装置、工装、夹具及生产线从省力(降低作业者疲劳度)→省人(原价管理)。
低成本智能自动化(LCIA),以其投资少、设计周期短、灵活、维护成本低、全员参与自主改善等优点,被认为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一种高性价比理性的选择;低成本智能自动化(LCIA),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在企业中的精彩应用。因此,对于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来说,大力推行低成本智能自动化(LCIA)势在必行。